你是否曾在洗澡或更衣时,无意中触摸到皮肤上某个微小的突起?它不痛不痒,却顽固地存在着,形态各异——有的粗糙如菜花,有的光滑如小丘。这很可能就是疣,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问题。它不仅影响美观,更具传染性,可能威胁伴侣健康。准确识别疣的样子,是科学应对的第一步。
一、 疣的真面目:形态多样,源于HPV
疣的本质,是HPV病毒感染导致皮肤或黏膜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赘生物。HPV拥有庞大的家族(超过100种亚型),不同型别的病毒偏爱攻击不同部位,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疣:
- 寻常疣:
- 样子: 最为常见。表现为粗糙、坚硬、凸起的丘疹(小疙瘩),表面常呈菜花状或乳头瘤状。颜色多为灰褐色、黄褐色或接近正常肤色。
- 大小: 通常如针头至绿豆大小,也可融合成更大斑块。
- 好发部位: 手背、手指、指甲边缘、脚背、膝盖等处。因易发生在易受创伤或摩擦部位,故有“千日疮”之称。
- 直观概念:想象一下皮肤上长了一个微小的、粗糙的“花椰菜”颗粒或“瘊子”。
- 跖疣:
- 样子: 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。因长期受压,通常向内生长,表面平坦,覆盖一层厚厚的角质(老茧)。周围常有角质环。抠除表面角质后,可见黑色或褐色的小点(是毛细血管栓塞后形成的点状出血点),这是与普通鸡眼、老茧区分的关键特征。行走时有明显压痛感。
- 好发部位: 足底受力点,如脚后跟、前脚掌。
- 直观概念:脚底一个或多个被硬茧包裹的扁平斑块,内部有黑点,走路时疼痛。
- 扁平疣:
- 样子: 微隆起于皮肤表面的扁平小丘疹,表面相对光滑。直径约1-3毫米。颜色多为肤色、淡褐色或淡红色。常突然出现,数量较多且密集,有时沿抓痕排列成线状(同形反应)。
- 好发部位: 面部(尤其额头、脸颊)、手背、前臂。
- 直观概念:脸上或手背突然出现一片密集的、微凸的、肤色或浅褐色的“小米粒”,有时成串排列。
- 丝状疣:
- 样子: 细长、柔软、指状突起的柔软小赘生物,顶端常有角化。颜色多为肤色或灰棕色。
- 好发部位: 眼睑、颈部、嘴唇、腋下、腹股沟等皮肤薄嫩、多皱褶部位。
- 直观概念:颈部或眼睑上长出几毫米长的、细软的“小肉丝”。
二、 生殖器疣(尖锐湿疣):需高度重视
- 样子: 起初是微小、柔软的淡红色丘疹或小突起。逐渐增大、增多,表面变得凹凸不平、潮湿柔软,最终形成菜花样、鸡冠样、乳头瘤状或蕈样(蘑菇样)的赘生物。根部常有蒂,表面易糜烂、渗液、出血,甚至继发感染产生异味。
- 颜色: 初期淡红,后期可为污灰色或灰白色。
- 好发部位: 男性常见于龟头、冠状沟、包皮系带、尿道口、阴茎体和肛门周围(同性性行为者尤其需注意肛周);女性多见于大小、后联合、阴道口、阴道壁、宫颈及肛周。偶见于口腔。
- 危害: 生殖器疣主要由HPV 6型和11型等低危型引起,虽然本身癌变风险相对低,但却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信号。它的存在提示可能感染了其他高危型HPV(如16、18型),这些是导致宫颈癌、阴茎癌、肛门癌等的主要元凶。且具有高度传染性,极易在间传播,影响伴侣健康。
直观概念:生殖器或肛周区域出现湿润、柔软、菜花状或鸡冠状的粉红/灰色赘生物群,触之易出血。
三、 疣的危害与传播:不只是皮肤问题
- 传染性强: 疣具有传染性,可通过直接皮肤接触(包括性接触)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(如毛巾、衣物、浴缸、马桶圈)间接传播。皮肤微小破损是病毒入侵的门户。
- 影响外观与生活: 可见部位的疣(尤其是面部、手部的寻常疣、扁平疣)影响美观,引起心理负担。跖疣的疼痛影响行走。生殖器疣更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和社交恐惧。
- 潜在癌变风险: 虽然大多数皮肤疣癌变风险极低,但部分特殊类型(如巨大尖锐湿疣)及反复刺激的疣体需警惕。生殖器部位疣尤其提示高危HPV感染的共感染可能,是警示信号。
- 影响亲密关系: 生殖器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,其存在及传染性会严重损害伴侣间的信任与亲密关系,及时治疗是对双方健康的负责。
四、 识别与应对之道:科学诊治是关键
当怀疑自己长了疣,尤其是发生在生殖器部位或肛周的异常增生物,仅凭文字描述或自行搜索图片对比是远远不够的,也容易误判。务必寻求专业诊断!
专业诊断:
皮肤科或男科医生通过肉眼观察疣的典型形态特点(如菜花样、黑色点状出血点等),结合发生部位,通常可做出初步临床诊断。
对于不典型皮损(尤其生殖器部位),医生可能借助醋酸白试验(使HPV感染区域变白)辅助判断。
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(取少量组织活检),这是确诊的金标准。
HPV分型检测(如滕州博仕男科医院提供的专业检测),能明确感染的具体HPV型别,评估风险(区分低危型和高危型),对生殖器疣的后续管理和伴侣筛查尤为重要。
专业治疗:
不推荐自行处理! 抠抓、剪除、使用腐蚀性偏方等行为极易导致病毒扩散(种植到周围健康皮肤形成新疣体)、继发感染、留下疤痕、或耽误病情(尤其是误判为疣的恶性病变)。